您的位置:首页  -  财富管理  -  消费者权益保护

【金融消费宣传月】保本高收益=金融诈骗

原文出自:本网发布时间:2023-09-27 16:38:08浏览次数:1882次

近年来,随着人民群众财富的不断积累,投资理财的需求日益旺盛。但是,不法分子也从中嗅到了“商机”,以“保本高收益理财”为诱饵,布置着各类非法集资陷阱。然而,金融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证明,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。在投资理财活动中,既想回避风险、实现保本,又想获得高收益,是不切实际、违背金融常理的。如果有机构宣扬“保本高收益”“低风险高收益”,就是金融诈骗。

1、混淆投资理财概念,让投资者在眼花缭乱的新名称前失去判断

不法分子利用电子黄金、网络炒股等新的名词,假称为新投资工具或者金融产品;或利用消费增值返利、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,欺骗投资者投资。

2、装点门面,用合法的外衣或者名人效应骗取投资者的信任

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,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、税务登记等手续,并在豪华的写字楼租赁办公点,骗取投资者信任。

3、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,一步步将投资者骗入泥潭

不法分子利用开发所谓高新技术产品或者编造植树造林、集资建房等虚假项目,骗取投资者“投资入股”,有的以商铺返祖等方式,承诺高额固定收益,吸收公众存款。

4、承诺高额回报,编造“一夜成富翁”的神话

暴力引诱,然后拆东墙补西墙,用后面集资人的钱兑现前面集资人的利息,等达到一定规模后,秘密转移资金,携款潜逃

5、利用网络,通过虚拟空间实施犯罪、逃避打击

不法分子租用境内服务器设立网站或将网站设立在异地,一旦被查,便迅速关闭网站,携款潜逃。在潜逃前还发布所谓的通告,要下线人员记住自己的业绩,承诺日后重新返利,借此来稳住受骗投资者。

6、利用亲情诱骗,不断扩大受害群体。

非法集资参与者往往是在亲戚朋友的鼓动、诱导下参与的,集资参与人在熟人关系的影响下,放松了对金融风险的防范,也失去了对金融诈骗的辨别力。这些向你推荐“理财好项目”的熟人,往往从中收取了佣金和介绍费,而自己却不参与这些“假理财”。

投资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。理财产品需要通过合法、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购买,尤其是老年人群,在购买理财产品前,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,多与家人商量。并且理财有风险、投资需谨慎,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“稳赚不赔”“无风险,高收益”的宣传,不要投资业务不清,风险不明的项目。目前理财产品收益率如果超过7%就要打问号,如果超过8%就很危险,10%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,凡是承诺保本高收益的理财,一定是金融诈骗,别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。